清明節到了,小長假模式開啟。
在現代人看來,清明節快成了純粹的踏青游玩季。可是這一流傳2000多年的節日,其意義之非凡,文化承載之厚重,又豈是這般簡單?
清明節,最隆重的是祭祖
“南北山頭多墓田,清明祭掃各紛然”。我國清明祭祖掃墓的風俗源于春秋戰國,據明《帝京景物略》記載:“三月清明日,男女掃墓,擔提尊 榼,轎馬后掛楮錠,粲粲然滿道也。”這段記述就很好地說明了清明祭祖掃墓的盛況。焚香祭祖,以此寄托對去世親人的哀思。
在清明節到來之際,為緬懷革命先烈,弘揚愛國主義,我校學生處組織學生干部參加清明緬懷先烈掃墓活動。
整個活動進行的井然有序,全體師生向革命先烈默哀以表敬意。參加緬懷先烈活動的同學們紛紛表示,要銘記歷史,弘揚民族精神,繼承革命優良傳統,革命事業代代傳承;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,努力學習,勤奮進取,做一個積極向上、身體健康、熱愛生活、熱愛祖國的好青年,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,為祖國美好的明天貢獻力量。
革命先烈永垂不朽,民族精神代代相傳。通過此次活動,增強了同學們的愛國意識,對于引導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,促進我校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。
清明節,最愜意的是踏青
“江上冰消岸草青,三三五五踏青行”。清明時節,春回大地,草青柳綠,正是踏青的好時節。孔子早在春秋時就詠嘆過踏青盛況――“暮春者,春服即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風乎舞雩,詠而歸”,也就是能在春天里去郊游,踏踏青,實乃人生美意。
清明節去踏青需要注意哪些問題?
1、小心防滑
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面都會很濕滑,要注意山間小路,謹防摔倒,盡量不要踩泥濘的路段,如果路面太滑,最好備好拐杖。
2、踏青最好穿運動鞋
戶外踏青,盡量穿運動鞋為佳,不要穿皮鞋,也不要穿涼鞋,這是運動常識。
3、注意荒草叢中的蛇鼠蟻
要小心荒草叢,盡量不要去踩草叢堆,以免被蛇鼠蟻咬傷,仔細觀察腳下的路面,選擇合適安全的道路行走。
4、注意花粉過敏
有些同學由于自身皮膚的問題,聞不了花香,但是戶外到處都是花開,到處都是花粉,所以一定要注意戴上口罩做防護,并且保護好自己的皮膚。
5、注意做好防曬
清明節期間也可能會是晴天為主,太陽非常的猛烈,要戴帽子或遮陽傘,做好防曬的措施,避免受到紫外線的傷害。
6、踏青需要結伴同行
戶外踏青應該結伴同行,不要單獨一個人出去踏青,多一個人多一個照應,不要進入禁區,不要去危險的地方踏青。
(圖為校園一角)
清明踏青是中華民族親近自然、催護新生的春季活動,其核心是古人順應天時、和諧共生的樸素理念。天道有序,萬物有節。清明節氣排在春分之后,此時天氣回暖,萬物萌發,人們在清明節氣踏青游春是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體現,也是熱愛生命的真實表現。